司马南近况本报讯 记者朱勤报道 “奋乃静、利培酮……全市每年有5000名贫困精神疾病患者,每人可以领到500元的救助药品。截至去年末,沈阳已累计发放免费救助药品价值1000余万元,涉及24个药品品种,惠及患者3万余人次。”5月3日,沈阳市精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梁向记者介绍说。
记者了解到,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,生活节奏加快,人们在日常工作、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增大,精神疾病患病率逐年增高,沈阳市加强了防治工作,逐渐实现了精神疾病预防康复在社区,急重症转入医院治疗的双向转诊模式。
同时,加强网络人员培训,实施了三个救助:沈阳市贫困精神疾病患者免费医疗药品救助;“国家686项目”与“残联彩金项目”救助,为患者提供免费住院。
目前,沈阳市13个区县都设立了精防科,配有专人负责日常精防工作,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防保站设专(兼)职精防医生,使辖区内的精神疾病患者得到有效管控,肇事肇祸率明显下降。皇姑区作为沈阳市首个示范区启动686项目,全区建立了个体服务、免费治疗、应急处置、免费化验、免费住院、解锁等标准化流程服务体系。
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行信息录入,对病人实行分级分类管理,随时掌握病人病情变化。数据库录入患者3万余人,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达99.99%,规范管理率达99%,患者稳定率达95.82%。
目前,沈阳市累计投入228万元购置乒乓球台、卡拉OK、各种棋牌类等康复设施、设备,筹建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康复活动站。全市共建立康复站222家,平均每252名精神疾病患者就拥有一家康复站。
梁介绍,康复站由社区专人负责,每周一次组织患者开展丰富多彩的康复活动及日间照料服务,如:手工编织、烹饪训练、书画比赛等,患者进站活动率达到6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