邻家小妹让我欲罢不能急性失血导致血容量不足时,应首先补充足量的液体,包括晶体液和胶体液,尽快完全纠正血容量不足,必要时适当输血,输血目的是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,首选悬浮红细胞。
①血容量减少15%(约为750ml)以下的,无需输血,除非患者原有贫血、严重的心脏或呼吸系统疾病,无力代偿;
②血容量减少15%~30%(约为750~1500ml)的,需要输注晶体液或胶体液,在患者原有贫血、心肺储备功能低下或继续出血的情况下需要输注红细胞;
③血容量减少30%~40%(约为1500~~2000ml)的,应输注晶体液和胶体液,快速扩容,可输注红细胞及血浆;
④血容量减少40%以上(>2000ml)的,输注晶体液和胶体液,快速扩容,需要输注红细胞、血浆和血小板等其他成分。
③Hb介于70~100g/L,根据患者心肺代偿能力、有无代谢率增高(如发热)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。
(2)慢性贫血:应积极寻找贫血的病因,针对病因治疗,不轻易输血。无明显缺氧症状的贫血患者,不应输血。
(4)剂量及用法:剂量视病情而定,可按输注1单位红细胞(我国200ml全血制成的红细胞为1个单位)可提升Hb5g/L估算。对于慢性贫血患者的输血应注意两点:
①骨髓造血功能衰竭(因疾病、化疗或放疗所致):血小板减少所致的活动性出血,是治疗性血小板输注的适应证。
④大量输血:当红细胞输注量大约相当于2倍血容量以上时,血小板计数可降至50×109/L以下。
①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:除非患者发生出血且可能危及生命,否则输注血小板,因为血小板输注可促进血栓形成,使病情恶化;
②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:该病症是一种药物诱发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,常伴有严重血栓形成,因此输注血小板,因为会导致急性动脉血栓形成。
(2)凝血因子异常:先天性凝血因子异常以血友病最为多见,我国以甲型血友病多见,其病因是先天性缺乏凝血因子Ⅷ。
2)FFP剂量及用法:首次剂量为(10~15)ml/kg体重,维持剂量为(5~10)ml/kg体重。
②作为浓缩或重组凝血因子制剂的替代品,用于治疗遗传性凝血因子(vW因子、因子Ⅷ、因子XⅢ)缺乏症。